|
直接输入中草药的药名,如穿山甲,然后按Enter即可 |
什么是中草药? |
所谓中草药,是中医所使用的独特药物,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。中国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。相传,神农尝百草,首创医药,神农被尊为“药皇”。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(根、茎、叶、果)、动物药(内脏、皮、骨、器官等)和矿物药组成。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,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。 目前,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,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,更是数不胜数。经过几千年的研究,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——本草学。
|
中草药 / 茼蒿 | 上一个 查看全部 下一个 |
茼蒿 |
茼蒿 (《千金·食治》)
【异名】同蒿(《嘉祐本草》),蓬蒿(《饮膳正要》),同蒿菜(《滇南本草》),蓬蒿菜(《本草从新》),蒿菜(《得配本草》),菊花菜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。
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茼蒿的茎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茼蒿 一年生草本,高可达1米。茎直立,光滑,柔软,富肉质。叶互生;无柄;椭圆形、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边缘有不规则的深齿裂或羽裂,裂片椭圆形,先端钝。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,直径约4~6厘米;总苞干膜质,苞片覆瓦状排列,卵形至椭圆形;花杂性;舌状花一层,雌性,黄色或黄白色,舌片长约16毫米;管状花多层,两性,长约5毫米,雄蕊5枚,着生花冠上,花丝分离,子房下位,花柱2裂。瘦果长三棱形,长约3毫米,有棱角。花期春季。 全国大部地区均有栽培。
【采集】冬、春及夏初均可采收。
【化学成分】含有丝氨酸、天门冬素、苏氨酸、丙氨酸、谷氨酰胺、缬氨酸、亮氨酸、脯氨酸、酪氨酸、天冬氨酸、谷氨酸、β-丁氨酸、苯丙氨酸等。
【性味】辛甘,平。
①《千金·食治》:"味辛,平,无毒。"
②《饮膳正要》:"甘,平,无毒。"
③《滇南本草》:"性微寒,味辛微苦。"
【归经】入脾、胃经。
①《得配本草》:"入足阳明经。"
②《本草求真》:"入心、脾、肠、胃、肾。"
【功用主治】和脾胃,利二便,消痰饮。
①《干金·食治》:"安心气,养脾胃,消痰饮。"
②《日用本草》:"消水谷。"
③《滇南本草》:"行肝气,治偏坠气疼,利小便。"
④《得配本草》:"利肠胃,通血脉,除膈中臭气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一般作蔬菜煮食。
【宜忌】《得配本草》:"泄泻者禁用。"
【名家论述】《本经逢原》:"同蒿气浊,能助相火,禹锡言多食动风气,熏人心,令人气满。(千金)言安心气,养脾胃,消痰饮,利肠胃者,是指素禀火衰而言,若肾气本旺,不无助火之患。"
淮安便民网提醒您: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遵医嘱。 |
淮安便民网特别提醒:本站只提供查询,用时请遵医嘱。